“每逢佳节胖三斤,中秋国庆三公斤”。今年的中秋、国庆双节同庆,少不了美食相伴,但不健康的膳食习惯不仅会带来超重和肥胖,还容易导致急性肠胃炎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等危害。
为此,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、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、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、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专委会、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等五家专业机构经过讨论,在中秋、国庆双节来临之际,共同发布《“合理膳食,健康双节”联合提示》,倡导公众节日期间保持合理膳食、健康快乐过双节。
1、食物多样,荤素搭配
每逢过节亲朋相聚,大鱼大肉、整鸡整鸭等食物就成了餐桌上的“主角”,而蔬菜、水果和主食却成了配角。建议公众参考中国居天堂乐fun88平衡膳食餐盘的比例进行搭配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谷薯类,适当控制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。
秋季是丰收季节,食物供应丰富,建议普通人平均每天不重复的食物种类应该达到12种以上,每周达到25种以上(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)。把双节假期作为践行食物多样、合理膳食的良好机会。
2、杜绝浪费,智慧选择
中秋节吃团圆月饼是中华天堂乐fun88族的传统。但通常月饼的能量较高,含油、含糖都较多。所以要谨记吃月饼应适量,特别是超重肥胖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。大家可以分成小块与亲友分享,不仅减少了能量的摄入,还增进了亲情和友情,可谓一举两得。
要知道,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莲蓉月饼(约200克)中就有超过10克油脂和50克的糖,热量更是高达800卡路里。而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取1800至2200卡路里,也就是说,一个月饼所提供的热量已经相等或超过一顿正餐的需要了。
因此,我们应减少每次吃月饼的量,比如购买月饼尽量买小分量的;有控糖需求的人可选用甜味剂替代蔗糖的月饼,减少糖的摄入;在聚餐时,可以把一份月饼分成小块与亲友分享,不仅减少了热量的摄入,还分享了亲情和友情,可谓一举两得;用无糖饮料搭配月饼同样可以达到减糖的效果,不少人在吃月饼时喜欢搭配饮料,建议以白水、茶、无糖或代糖饮料为首选。
3、使用公筷、公勺,助力疫情防控
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,降低围桌合食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,建议尽量减少多人就餐,并使用公筷、公勺,践行分餐的饮食新风尚。这样不仅能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,也是家人、亲友间互相尊重和关爱的体现。
4、做好“三减”,促进“三健”
节假日期间,饮食中容易盐、油、糖过多,建议无论在外就餐还是居家做饭,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做好“三减”(减盐、减油、减糖),以促进“三健”(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、健康口腔)。
在家烹饪时采用蒸、煮、炖、焖、拌、急火快炒等方式,尽量少用油煎、油炸;
做菜时少放盐,可以利用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食材和调料增加食物的风味,炒菜出锅时再放盐等;
在外就餐时,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,还可要求餐馆做菜时适量少放油、盐、糖;
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品和饮料,注意控制糖的摄入;
在外旅行期间建议以热食为主,同时避免食物长期存放,不吃变质食物等;
保证充足身体活动。假期期间,和家人朋友结伴而行,多到户外走走,既观赏美丽秋色、又达到健身目的。也要注意根据自己年龄、身体健康状况等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总量。
5、限制饮酒,适度为宜
饮酒与多种疾病相关,会增加肝损伤、痛风、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发生的风险。节日期间、亲朋相聚,如不能避免喝酒,建议一定要控制饮酒量、避免酗酒。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中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克,成年女性一天不超过15克,儿童少年、孕妇、乳母等特殊人群及患有各种疾病的人群要杜绝饮酒。
保持合理膳食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,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。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,让我们一起努力,过一个健康快乐的中秋和国庆节!
责编:黄晓娅 编审:陈向党 终审:汪中东